政府门户网站排名解读
凡是以用户对象,如为了便利市民办事、企业办事来设置栏目的,访问量就高一些,仅仅做给领导看的访问量就相对少一些。
作为独立的调查机构,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受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委托,连续3年对中国各级政府网站进行评估。不久前,他们发布了2004年度中国各级政府网站开展的绩效评估结果。
评估结果显示,93.4%的部委拥有部门网站,72.9%的地方政府拥有门户网站。中国部委网站绩效平均得分为40.7,省级政府门户网站绩效平均得分为43.4,地级政府门户网站绩效平均得分为27.2,县级政府门户网站绩效平均得分为14.8。
“百科全书”和开放的平台
在2004年国务院76个直属单位中,商务部网站以绩效得分79.9拔得头筹。
打开其页面,左边竖栏为部门简介、领导子站、各类机关子站。横排上方的栏目按照用户可能使用到的行业、互动服务等分为7个频道56个项目。左上方共有18种语言,每个站都是双语频道。
留言板编辑会对所有网友的问题进行回复,对于咨询会转相关部门或给出政策链接。“司、局长访谈”也是这个网站的特色栏目。
对于为什么能得第一,商务部信息化司综合处处长管延斌向《瞭望东方周刊》总结自家经验:“一方面是商务工作本身决定的,公众对经济贸易信息需求很大。二是部领导对利用网络技术转变政府职能的认识非常到位。网上开通了公众留言栏目,平时工作人员会把留言摘编报给领导看,领导觉得网站是利民利己的工具。”
据商务部统计,其网站日访问量已超过800万,进入全球中文网站100强,世界500强。而有些部委网站日访问量只有几十万。
上商务部网站的人群主要分3类:企业管理经营人员占一半;其次是公务员;再次为研究者和新闻工作者。20-40岁的网民占到80%。
对于成功的另一个经验,管延斌说:“很多网站都是以摘代发,但我们主要以原创为主。”每个处都有自己的密码,有什么信息通告马上上网,网站的工作指南就是:单位组网,网站组栏,维护到处,内容到县。
“一些法律法规的出台需要放到网上征求意见,这是一个预执行的过程,领导要是知道没有公示就不放心,一般不能通过。”
关于网上办事,该网站已经开通互联网办事的申请窗口,但办手续还是要到专网,“因为网上办事不安全。”管延斌说。
网站的最终目标是做成“商务百科全书”。网站去年的维护费用为400万,这一数字以后还会增加,主要用于人力投资。
同商务部网站内容全面的特点相比较,外交部网站是一个开放的平台。
外交部论坛上很活跃的一些网友曾受邀成为外交部的客人。
2005年4月15日,外交部举行了2005年第一次公众开放日活动。3月23日,外交部网站发布报名通知后,短短3天内,即有1000多名国内公众通过邮箱发来报名表。
外交部网站在评估中名列第六,第二到第五分别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土资源部、科技部、国家环保总局。
到去年年底,国务院76个部委及直属单位中有71个拥有部门网站。今年1月15日,国家信访局网站开通,没有网站的剩下了国防部、国家安全部、国家宗教事务局、国务院研究室。“保密部门或与百姓生活关系不密切的部门暂时没有网站也可以。”赛迪顾问副总裁张向宏说。
仅仅做给领导看的访问量就少
评估结果显示,省一级,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有28个拥有政府门户网站,缺失的是山东省、西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绩效名列前茅的是上海、北京、浙江、安徽、江苏等经济发达省市。
93%的地市级政府拥有门户网站,前五位是:青岛、杭州、武汉、大连、温州。69%的县级政府拥有政府门户网站。
虽然山东省还没有自己的政府网站,但青岛却是中国最早做政府门户网站的地方。1998年5月,青岛政务信息公众网开通。
据青岛市委、市政府计算机中心主任刘惠军介绍,建站的出发点是:“首先,作为政府实行政务公开的窗口,同时也是为人民服务的窗口。但当时的认识也比较肤浅,觉得是宣传的一个窗口,发布信息。其次,发展信息化,通过政府建网站带动全民的信息化意识,带动网上服务。”
“首都之窗”作为北京市政府的网站,其变化反映了对政府门户网站的功能、模式的认识逐步清晰化的过程。
1998年7月1日,“首都之窗”正式开通,标志着北京市政府上网工程序幕的拉开。运行管理中心主任盛景涛介绍说:“‘首都之窗’是由政府主导、各个政府单位分工协作共同建设的,目前来看这种思路非常好。”
第一版只有13个栏目,是政府发布方针政策的一个窗口,没有形成服务和互动;1999年4月推出第二版,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各个方面,但不是很深;此后差不多每年改版一次,到2004年8月已经是第六版。
盛景涛介绍说,现在“首都之窗”网站群共有164家分站,平均月点击量3871万人次,日点击量129万。栏目设计充分考虑了市民从出生到死亡的各种服务需求,以及企业、投资者各种手续审批的办理需求。
“今年的工作目标之一就是加强为人民服务的互动性,增加短信互动、网民来信回馈,并且计划5月12日要开通新的版块‘政风行风热线’。”盛景涛说。
上海市政府的网站“中国上海”,设计同样考虑网民的实际需要。
更新方面,“要求政府的职能部门或者下一级部门每天要提供和报送相关的信息,绝大多数都是每天更新信息。信箱是上下午各查收一次,要求当天的事当天的解决。”网站主任孙松涛介绍。
根据张向宏的观察,凡是以用户对象,如为了方便市民办事、企业办事来设置栏目的,访问量就高一些,仅仅做给领导看的访问量就相对少一些。
政府网站为何成为被告
中国政府网站建设发端于1998年中国电信发起的政府上网工程。发展过程中,政府想把它变为为百姓办事的平台。政府门户网站由此而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政府系统政务信息化建设2001-2005年规划纲要的通知》明确提出了政府系统政务信息化工作“十五”期间的目标任务。经过4年发展,中国的电子政务已初具规模。2005年,5年规划期的行程已到最后一年,成绩显著,但遗憾同在。
去年12月,东部某城市的王先生按照当地政府网站提供的长途汽车时刻表前往乘车,却发现发车时间早已更改。王先生一怒之下,把当地政府告上了法庭。类似信息滞后或错误的现象,屡屡可以在政府网站上发现,所设领导信箱也往往是摆设。
与商务部相比,很多部委网站则要逊色一些:页面简单,多为领导人活动、近期工作简报;更新较慢。观察劳动与社会保障部的“新闻动态”一栏,约10天更新一次;国土资源部首页上的新闻、政务公开、领导人活动都看不到日期;同样的问题出现在财政部首页上,继续点开每一条栏目,只有很少的十几条内容。就资金来说,某些部委网站一年只有几十万投入。
政府上网工程服务中心在2004年对地市级的政府网站做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很多地方政府网站更新不及时,西部地区发展较为滞后。北大电子政务研究院几年来的研究也表明现状并不是很理想。
就政府网站存在的问题,政府上网工程服务中心的闫苏和说:“建网站的时候,是希望政府能把窗口建在外面。现在仅仅有政务公开是不够的,还要在网上办公,但是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不能办公,起不到便民的作用。”
还有一些政府网站的定位不清晰,经费、人员编制等都成了恶性循环的问题。另一方面,各部门资源的整合也是让人头疼的一个问题。
这些问题究竟应该如何解决?专家认为关键是提升协同能力。另外,从“中国上海”与商务部的管理经验来看,它们的成功是用制度来保障的。商务部要求每分钟都要发布一条消息,一天1500条,便是以具体的通报管理制度来保证这一点的。
|